大学语文
 首页  课程简介  师资队伍  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  教学云资源  教学录像  课程拓展  参考书目  学生习作  模拟试题  明辨笃行 
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简介


《大学语文》课程是文学院开设的一门非中文专业通识选修课,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具备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素养为宗旨。通过对思想文学两个领域的学习,领悟中国文化思想精髓,品味汉语文学神韵魅力。以“温故、知新、切问、近思”为基本教学方法,鼓励同学开放思考、反思传统、切中实际。


一、课程目标

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定位,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以语文为切入点,增强全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文化素养和积累,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素养:通过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学等领域经典文本的鉴赏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基本特征,尤其是是从“为人”、“为政”、“为道”、“为学”几方面吸收中国文化思想精华,进而对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加以培养和提升。

知识:通过对《大学》、《孟子》、《庄子》等经典优秀文本选篇的鉴赏学习,了解相关文本的核心观点、作者背景、意义内涵等,同时通过整个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探寻体味各文本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思想文化视角对相关作品加以解读。

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经典选篇的鉴赏学习,培养学生自觉探寻、反思中国文化核心特征、价值的习惯与能力;鼓励培养学生自觉阅读其他相关经典文献的兴趣与方法;在鉴赏学习文学文本时,对同学的审美鉴赏能力加以培养和提高。

具体知识与能力结构如下:

知识

结构

1. 了解中国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相关典籍

2. 了解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基本内容及代表人物

3. 了解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主要思想特征

4.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为道、为学、为人、为政方面的体现

5. 了解孔孟老庄等相关选文作者的生平

6. 了解教材孔孟老庄等相关选文的主要内容

7.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之间的基本关系

8.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释道文化在中国文学中的基本体现

能力

结构

1. 能够研读、分析、鉴赏教材选取的相关具体篇章

2.能够尝试从文化视角独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与价值

3.能够梳理、总结、概况相关具体文本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特征

4. 能够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于现实生活


二、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上,由于本课程是人文类通识课模块中“先修”、“基础”的课程,为了能够较好地衔接“中学”与“大学”,我们选取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经典文本选篇的鉴赏学习,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宏观的把握和了解。其中,在众多选篇中又主要分为思想和文学两大部分:

其中,思想部分的选篇主要围绕中国文化传统中核心思想特点,尤其是孔孟老庄的选篇,主要“人政道学”思想传统为选篇依据,考虑到文化的发展,这部分除了古代经典,同时也选取了若干近现代的代表作品文本。在文学部分,选篇主要按小说诗歌等体裁特征分类,但不同体裁文本的背后我们依然主要以传统文化尤其是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作为为首选。

因课时限制,教学过程实行“以点带面”的方式,通过讲授部分课文,带动一个专题的学习。同时,鉴于各教学班级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在具体教学时任课教师将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挑选教材中具体篇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篇目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思想篇

1.《大学》(节选)、

2.《论语》(节选)、

3.《孟子》(节选)、

4.《老子》(节选)、

5.《庄子》(节选)、

6.《墨子•兼爱》、

7.《韩非子•五蠹》、

8.《坛经•行由品》、

9.《教条示龙场诸生》王阳明、

10.《原强》(节选)严复、

11.《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陈寅恪、

12.《大学一解》梅贻琦、

13.《复兴中华文化人人必读的几部书》钱穆

第二部分:文学篇

一、诗歌部分

1.《诗经•小雅•蓼莪》、

2.《楚辞•九歌•湘夫人》、

3.《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4.《拟挽歌辞》陶渊明、

5.《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6.《秋兴八首》杜甫、

7.《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8.《相信未来》食指

二、散文

9.《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

10.《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

11.《张中丞传后序》韩愈、

12.《北京的茶食》周作人、

13.《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14.《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三、小说

15.《儒林外史》(节选)吴敬梓

16.《狂人日记》鲁迅、

17.《断魂枪》老舍、

18.《弃婴》莫言

四、戏剧

19.《西厢记》(节选)

20.《沙家浜》(节选)


三、 教学方法

1.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以培养和提升能力为导向,知识与能力并举。教学有着明确的核心脉络与主线,既关于中国思想传统尤其是“为人、为政、为道、为学”等领域思想特征的讲授与分析,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将同时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这种化零为整,找寻脉络联系的能力。

2.强调过程性学习,重视自主探究学习。本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同时鼓励同学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参与读书沙龙,调研研讨以及诗歌比赛、文学创作等活动。


四、评估方式

1.依据3:3:4的考核原则,满分一百分,其中本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

2.平时成绩:主要评价依据学生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整个学期具体学习表现。

3.期中成绩:任课老师将在学期中段举行随堂考试,考试形式一般为开卷。

4.期末成绩:一般根据学校教务规定采取统一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形式一般为开卷考试,题型不少于三种,考试时间为90分钟或100分钟。

5.为了鼓励同学积极自觉阅读相关经典文本书籍,自学研究相关问题,学生学习期间提交的读书报告、随笔、调研报告等成果,教师将根据完成质量会在平时成绩版块有适当加分。


五、 必读书目

教材:张铭远、傅爱兰主编,《新理念大学语文》,商务出版社,2015年版。


六、 选读书目

1.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

2.王阳明著,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3.慧能著,尚荣译:《坛经》,中华书局,2006年8月

4.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5.辜鸿铭著;李晨曦译:《中国人的精神》,上海三联出版社,2010年1月

6.吕思勉著:《中国文化十八讲》,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4月

7.狄百瑞著,黄水婴译:《儒家的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七、 重要刊物及网站

1.国学网:

http://www.guoxue.com/

2.文学视界:

http://210.31.75.22/wc/index.asp

3.人民网读书频道:

http://book.people.com.cn/GB/inde


八、教学团队

1.张明远,男,教授,文学院院长、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所长、岭南民俗研究所所所长、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黄色文明》、《中国人的人生曲线》、《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企业文化导论》、《服饰与文化》等;译著有《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等。其中,《黄色文明》一书被列入《20世纪中国学术名著精华》(学林出版社),策划并主编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组编图书20余种。

2.罗超,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教授、教学科研委员会主任。专业方向古代文论与古籍整理。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文献、中国古代文论、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文史英华·文论卷》、《全元文》(编委.点校方回、刘辰翁、梅应发、龚开等人文集,2005年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古委会“八五”至“十五”计划重点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等。

3.郭海军,男,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写作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4年获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先后在《文艺争鸣》《文艺报》《东北师大学报》《学习与探索》《齐鲁学刊》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文艺评论50余篇,出版《边缘的前卫》等学术著作3部,参编12部。主持广东省、珠海市社科项目5项。

4.李博昊,女,副教授。2016年毕业于澳门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曾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文系担任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公共课教研室主任。先后在《学术交流》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11年获得“珠海市先进教师”称号。

5.林颖政,男。2012年毕业于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获中国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台湾内坜高中担任国文教师,新竹教育大学中国语文系讲师、中原大学助理教授、中央大学助理教授等职。2009年间荣获台湾中央大学颁发“研究杰出奖”。研究方向为:四书五经、春秋三传、礼记、儒家思想、老庄思想等。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现任文学院讲师。

6.洪德荣,男。2015年毕业于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获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曾在台湾东华大学通识中心担任语文能力课程兼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古文字、汉字学、兵学思想。现任文学院讲师。

7.魏鸿钧,男。2015年毕业于台北市立大学中国文学系,获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台北市立大学、圣约翰科技大学担任大一、大二国文课兼任讲师。2014-2015年获科技部“奖励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博士候选人撰写博士论文”补助。研究方向为:汉语历史音韵学。现任文学院讲师。

8.刘冬梅,女。201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现任文学院讲师。

9.邬志伟,女。200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山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现任文学院讲师。

10.田榕,男。200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与儿童文学。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现任文学院讲师。



 首页 
 课程简介 
 师资队伍 
 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 
 教学云资源 
 教学录像 
 课程拓展 
 参考书目 
 学生习作 
 模拟试题 
 明辨笃行 
教学公告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 大学语文